中醫特色
一、黃帝內(nei) 針
黃帝內(nei) 針(簡稱內(nei) 針)源自《黃帝內(nei) 經》,其傳(chuan) 承綿密久遠,當代傳(chuan) 人是楊真海老師,其理法依據是《內(nei) 經·陰陽應象大論》:“陰病治陽,陽病治陰”,“故善用針者,從(cong) 陰引陽,從(cong) 陽引陰,以右治左,以左治右”,其操作方法“左病右治、右病左治”,“上病下治、下病上治”、“同氣相求”。
內(nei) 針的進針範圍嚴(yan) 格限定在膝肘以下,即便是對人體(ti) 的經絡、骨骼、肌肉、神經、筋膜等還未熟練掌握,仍然不會(hui) 產(chan) 生安全問題,是十分安全的。而且內(nei) 針見效迅速,對一些常見痛症,一般情況下,可以達到針入症失、立竿見影的效果。
適應症
臨(lin) 床上對頸椎病、肩周炎、腰椎病、坐骨神經痛、膝關(guan) 節疼痛、痛風、中風後遺症、麵癱、三叉神經痛、胃炎、哮喘、咳嗽、咽炎、鼻炎、感冒、發熱、乳腺增生、月經不調、痛經、幹眼症、近視、失眠、美尼爾氏綜合征、耳鳴、更年期綜合征、蕁麻疹、濕疹、牛皮癬等臨(lin) 床常見病及疑難病症有很好的效果。
二、瑤醫三元火攻療法
正常的睡眠依賴於(yu) 人體(ti) 的“陰平陽秘”,髒腑調和,氣血充足,心神安定。瑤醫科綜合運用刺絡排毒、火功療法、針灸等方法,施治於(yu) 背部、腹部、頭部,“三位一體(ti) ”激發經絡之氣,疏通經絡,達到活血化瘀、調和氣血、平衡陰陽,調整髒腑的功效,促使人體(ti) 機能恢複正常,從(cong) 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。
適應症:以 痛、腫、癢 等為(wei) 主症的常見病多發病、疑難病。如:
痤瘡、毛囊炎、酒糟鼻、過敏性皮炎、脂溢性皮炎、接觸性皮炎、激素依賴性皮炎、帶狀皰疹、蕁麻疹、急慢性濕疹、體(ti) 癬、銀屑病、多形紅斑、色斑;風濕性關(guan) 節炎、增生性骨關(guan) 節炎、腰椎間盤突出症、四肢麻木、腰肌勞損、腰酸背痛、三叉神經痛、肩周炎、痛經;急性乳腺炎(乳汁瘀滯)、乳腺增生、乳腺囊腫感冒、中風後遺症、欲病調治、亞(ya) 健康及產(chan) 後、病後調理。
三、通督開穴療法(乳腺科)
女性承載著人類繁衍的重任,而乳腺是體(ti) 現女性美的重要象征,現今,乳腺病是成年女性的常見病、多發病。隨著社會(hui) 進步、經濟的發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,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,嚴(yan) 重威脅女性健康和家庭幸福,防治乳腺疾病形勢嚴(yan) 峻。
乳腺科運用特色通督開穴療法,綜合運用手法、針灸、拔罐、穴位埋線、敷藥等治療,以達到通督脈,疏肝理氣,快速消滯止痛、平衡陰陽、調和衝(chong) 任的療效,為(wei) 乳腺健康保駕護航。
適應症
以脹、痛、結塊、乳頭溢液等為(wei) 主症的乳腺病症及乳腺亞(ya) 健康調理。
如:乳腺增生,乳腺囊腫,乳腺纖維腺瘤,漿細胞性乳腺炎,肉芽腫性乳腺炎、乳腺癌綜合治療後調理。
四、中藥暖宮及灌腸理療、耳穴診治、盆底康複(婦科)
hth中国婦科(含不孕不育症專(zhuan) 科)以擅長治療不孕症著稱,根據病人不同病因辯證遣方用藥並配合多項中醫特色診療技術項目:中藥暖宮及灌腸理療、耳穴診治、盆底功能修複助孕等,療效顯著。
中藥暖宮及灌腸理療,於(yu) 盆腔患處局部外敷、及鄰近器官直腸灌藥,所用藥物據患者體(ti) 質辯證一人一方,藥物可迅速作用於(yu) 盆腔局部,促進炎症吸收消散,改善盆腔血液循環,軟化輸卵管,促進輸卵管功能恢複,達到治療目的。
耳穴治療,中醫認為(wei) 耳並不是單獨的孤立的聽覺器官,而是一個(ge) 小的整體(ti) ,它和經絡髒腑有密切的聯係。耳穴是耳廓與(yu) 髒腑四肢軀體(ti) 發生聯係的特定區域,十二正經絡循行皆上循於(yu) 耳或別絡於(yu) 耳,耳與(yu) 經絡的氣血相互流注,具有將人體(ti) 各組織器官聯係成為(wei) 一個(ge) 有機整體(ti) 的功能,望耳的形態、色澤可以輔助診斷疾病,通過刺激耳穴可以調動人體(ti) 內(nei) 在機製抵禦疾病的發生。
盆底康複治療,盆底康複治療本是用於(yu) 治療產(chan) 後盆底功能康複治療,我科創新性的運用其電生理功能作用於(yu) 特定穴位,配合其他中醫治療項目,用於(yu) 對改善不孕症患者卵巢功能、子宮內(nei) 膜厚度及子宮內(nei) 膜容受性,改善盆腔環境,提高受孕率有明確療效。
五、壯醫
六、針灸
1.溫針療法
將毫針刺入腧穴,得氣並施行適當的補瀉手法後將艾絨包裹於(yu) 針尾,或2-3CM長的艾條段直接插在針柄上,點燃施灸,適用於(yu) 既需要留針而又適用艾灸的寒症、虛症病症。
2.火針療法
1、借火助陽:借助火熱,通過穴位、經絡,激發經氣,溫壯陽氣。
2、開門祛邪:通過灼烙腠理腧穴開啟經絡之外門,給邪以去路,祛除病因。
3、以熱引熱:借火開外門,使毒外泄,乃治病求本。
七、小兒(er) 推拿
春季勤推拿 孩子易長高
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報告表明,兒(er) 童長得最快的是在3-5月份,氣候宜人的這三個(ge) 月是自然界生物進入生長、發育、繁殖的高峰期,這時兒(er) 童的體(ti) 內(nei) 器官和細胞的功能都十分活躍,體(ti) 內(nei) 生長激素分泌增多,生長發育加快,個(ge) 子自然就長得快。
中醫學中說到:腎生精,精生髓,髓壯骨。而督脈為(wei) “陽脈之海”,故其統攝一身之陽,全身陽氣的運行無不與(yu) 之有關(guan) 。小兒(er) 推拿療法通過對督脈及五髒背俞穴,小兒(er) 特定穴的刺激,可以達到調整陰陽,調和氣血,溫腎助陽,壯骨生髓,恢複髒腑功能的作用。
春季勤給孩子進行小兒(er) 推拿可以激發“長高因子”,配合“四季助長足浴散”及“補腎助長貼”,有效地調節和增強髒腑功能,激發內(nei) 髒活力,改善肌肉和骨骼係統的營養(yang) ,加速生長發育。
爸爸媽媽們(men) 抓住這個(ge) 時機對孩子進行全方麵調養(yang) ,會(hui)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詳情請電話谘詢: 0771-3137993。
八、循經推拿
1.循經推拿
針對疾病發生的不同原因,從(cong) 整體(ti) 觀念出發,按照辯證論治、補虛瀉實、動靜結合的原則,運用多種剛柔相濟、輕重不同、有特定技巧的推拿手法,直接作用於(yu) 人體(ti) 的經絡、穴位和部位,起著疏通經絡、推動氣血在經脈運行中的作用。
2.循經促孕、循經通乳
根據中醫的氣血學說,髒腑學說,經絡學說為(wei) 指導,以及廣西乳腺病專(zhuan) 家勞肖霞名中醫的經驗手法,以指代針,刺激體(ti) 表的經絡及相關(guan) 穴位,從(cong) 而刺激經絡相對應的髒腑,進而疏通全身經絡,促進全身經絡氣血疏通,調和陰陽,扶正祛邪。
適應症:痛經、月經不調、原發性不孕、孕前調理、乳腺增生、產(chan) 後缺乳等。
3.產(chan) 後腹直肌中醫推拿康複治療
腹直肌分離多出現在孕晚期,隨著子宮不斷增大,腹壁肌肉及皮膚被牽拉延展,使兩(liang) 條腹直肌從(cong) 腹白線即中間位置分開,呈現出分離狀態;腹直肌分離亦可導致脊柱穩定性下降,會(hui) 涉及到腰酸背痛、腰椎脆弱,會(hui) 增加盆底受壓,導致盆底功能受損,誘發盆腔髒器脫垂等。通過針灸推拿手法改善腹直肌分離狀態。
九、岐黃針療法(治未病科)
岐黃針療法是根據經筋理論治療疾病,可舒筋活絡,通痹止痛。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輸布於(yu) 筋肉骨節的體(ti) 係,是附屬於(yu) 十二經脈的筋肉係統。十二經筋的分布與(yu) 十二經脈的體(ti) 表通路基本一致,均起始於(yu) 四肢末端,結聚於(yu) 關(guan) 節骨骼部,走向軀幹頭麵部。十二經筋行於(yu) 體(ti) 表,不入內(nei) 髒。《素問.痿論》所載“宗筋主束骨而利關(guan) 節也”,說明經筋的主要功能是約束骨骼、利於(yu) 關(guan) 節的屈伸活動,維持人體(ti) 的正常運動功能。
治療優(you) 勢
取穴少:每次治療僅(jin) 取2-3個(ge) 穴位;
不留針:得氣即止,單個(ge) 穴位的操作時間10餘(yu) 秒;
高效:可在治療2-3次之後基本達到針去痛減或痛消的
目的。
針具源於(yu) 古法九針,選穴出自經筋理論。
適應症
頸肩腰腿痛等骨科疾病、麵癱、帶狀皰疹、痛經、中風、排尿功能障礙、帕金森病等。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